今年三月,应美国全美雕塑协会和华盛顿雕塑中心邀请,由中国《雕塑》杂志社组织,在范伟民团长带领下,一行十二位中国雕塑家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开始了以学术交流为目的的短期访问和旅行。横跨美国东西部,经过了芝加哥、纽约、华盛顿、洛杉矶等八座城市,考察了许多城市雕塑和城市景观作品,参观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耶鲁大学等五所大学以及若干博物馆,艺术画廊,并与当地艺术家协会、艺术家、艺术策展人座谈交流,感受颇多。虽是浮光掠影的短期访问,但收获也不少。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是现代艺术重要发详地之一。印象中也是艺术创作最自由,最多彩的国度。实地考察的结果与过去印象中的美国仍有很大的不同,更多的是对现当代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实实在在的直观印象。对城市景观艺术有了更多的认识。一些景观艺术设计创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本文重点介绍几处典型的景观艺术作品,以飧读者。
盖特艺术中心 公众的乐园
四月末,阳光映照下的洛杉矶气候宜人。盖特艺术中心座落在一座小山顶上,这里鸟语花香,是一座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在美国有一些人富得不可思议,他们中也有人康慨捐助公益事业;一般民众没有多少钱捐助,但他们自愿为公益事业打义工。这就成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所以他们的公益事业很发达。许多博物馆和艺术中心是免费的。
盖特艺术中心于1997年建成。这里展出了盖特先生收藏的许多绘画、雕塑。中心的建筑和景观场景很大,亦很美。春日阳光下,许多美国人在这里流涟忘返。除了参观画廊,还有许多人在花园里、水池旁,长廊边休闲、晒太阳、其乐融融。
艺术中心是由建筑群和花园两大部份构成。画廊建筑十分现代,非常重视空间布局的简洁和室内外景观的结合。外墙面以粗造,浑厚的石板作为饰面,整个建筑群宛如一座天然石材砌成的石屋屹立在山顶。庭院水景也注重原型石块的运用,处处体现出质朴、天然、简洁、现代的风格。画廊展室外的一些长廊设计很有意趣,把外部景色和阳光通过这里渗透进室内,让人在观看绘画和雕塑的间隙,感受大自然以及变化多端的室外空间。
室外庭院里置有大量的石阶、石块、石凳、喷泉、水景,供人们休闲。艺术中心除了石景以外,水景和花园也特别突出。在它的后花园里,景观经过精心设计。水景从山坡顶端一直到山坡下的下沉式广场,成为花园的中心主线。起头处是一个类似芦葫状的起源处,水从头顶上流下,顶端是一处圆形的天光园孔,涓涓细流从上而下,仿佛来自天穹。正面墙上有一半圆的凹陷造型,下面是一小小水池。在这里,景观设计描述了神秘而动人的水的起源。似天空?似芦葫?让人回味无穷。其后,水流顺着花园山坡中心流下,形成溪流,溪流由大小不等的石头堆砌构成。人行小径呈之字形,行人时而穿过溪流上的木桥,时而行走于花丛里。两边是青青的草地,溪流的水越流越多。到山坡下面时变换了形式,大石头没有了,变成了人可以下去踩水的平坦的小溪,由小块的石材铺在溪底。流水再往下形成叠水瀑布,流进下沉式广场。在溪流旁边,设计师用铁条组成了三株象大树一样的花架,籘状的花蔟从中心长到顶端,形成巨大的花盘,远看象三棵盛开的花树。花树下设座椅和咖啡座,很有创意。花园的高潮在下沉式广场。广场内有叠水瀑布,水池周围有许多奇花异草,我们几乎都叫不出名来。小径在花园里来回穿行,小径旁花坪前设有供人休闲的木椅。几位老头、老太悠然自得的坐在那里聊天,背后是鲜花铺就的背景。真是一幅天堂般的图画。整个花园、植物配置非常注意造型,花架、花丛此起彼伏,十分讲究形式。在下沉式广场的后部吸收了日本的作法,用细碎石铺地,并置以巨大石块,与鲜花、植物、水景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花园里漫步可以说是一步一景。广场不算大、小径却曲折悠长,游人漫步走来,景色不断变幻,让人目不暇接。盖特艺术中心花园在洛杉矶很有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音乐艺术中心 天然浑成的雕塑建筑
洛杉矶音乐中心与芝加哥千禧公园露天音乐广场都算得上是建筑上的杰出设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是巨大的雕塑,又是功能完美的建筑。功能与审美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统一。这都是近年来落成的新建筑。
洛杉矶音乐中心外观奇异,地道的抽象造型,全部由异形的自由体块构成,表面饰面材料为不锈钢扣板。从多个不同角度观看,造型都与周边的其它建筑迥然不同,从众多的方体建筑中脱颖而出。可以看得出,建筑师的造型功底很厚,他以雕塑般外观的造型将多种实用功能巧妙地纳入其中。
进入内部,室内空间设计也非常独特,大厅内巨大的柱子由木材包裹,造型象树干和树枝。建筑师的理念强调不对称,强调自由之形、空间变幻无穷。在这幢建筑中,没有方合子,没有相似的空间,一切都在变幻中。表演大厅的设计也充满了非凡的想象力,舞台背景由许多奇异的柱体构成,非常有创意。这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景观建筑,这里很明显的是将雕塑造型手法在建筑中发挥到了极致, 除了建筑之外,它周边的景观设计也是非常精心的。它没有大的花园,却有一些很美的景致。在它的后面有一个水池,整个水池由一朵盛开的鲜花造型组成。鲜花水池泉水湧动,极富诗意。周边的辅地图案、植物花丛,树冠树枝,都经过了精心的配置选择。这让我想起了一段电视片,记录贝聿铭为日本设计美术馆,在景观实施中,他亲临现场,对景观中的树的大小、方向、倾斜都亲自指挥并且时不时也调整重栽。我感觉到大师们对每一处细节的重视。在这个音乐中心,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芝加哥千禧公园露天音乐广场,也是相同风格的作品。它在广场上空用透空的网架将广场覆盖,形成空间上的界定和整合。除了奇特的理念和构思新颖之外,还有两处值得一提的地方:一处是它有一个天桥,天桥跨过公路,将公路这边的音乐中心和另一边的公园绿地连在一起。天桥同样也是不锈钢饰面,地面用原木板铺就,曲曲弯弯跨过公路,本身造型变化多端。这是我见过的唯一的象抽象雕塑一般的人行天桥。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在周边景观中运用非常传统古典的建筑元素,将传统与现代对比结合在一起,这与卢浮尔宫前的玻璃金字塔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种语言的结合,便有了后现代的意味。这不能不使人惊叹大师的高超的设计理念和智慧。
渔人码头 人、动物、大自然和谐交融的风景
渔人码头,这是一个古老的名称,它是大海、码头、帆船、渔人、组成的风景。可是我没想到,这里既保留了海边码头的风光,同时也是一处现代商业旅游之地。它地处海边,全部是原木建构成的木屋、天桥、栈道、船坞。沿着海湾,靠着水边,曲曲弯弯形成了一处十分宜人的休闲购物场所。
我们去的那天,正下着濛濛细雨。漫步在木廊、栈桥下,边观光边躲雨,风雨中别有一番情景。转身之间即可望见大海,临水只在咫尺之间,伸手可及。海边一片片帆船、游艇停靠在那里。天空海鸥翻飞,波浪间海豚嘻戏。许多鸟儿在木廊里、栈道上与人为伍,俨然他们也是这里的主人。人们对动物很友好,它们得到保护,同时它们也给人们带来欢乐与笑声。
木屋或是一些小商店,或是临海的咖啡座。在旧金山街上,除了汽车,几乎看不到多少人,在这里却游人如织。人们一边瞭望烟雨濛濛、波涛翻滚的大海。一边与友人闲聊,喝咖啡。感受雨雾和海风的吹拂,闻听木廊与栈桥上的花香鸟语,别是一翻风味。
渔人码头很有点像中国丽江那种游人、溪水、花香的情调,但风格各异。这里没有特别张扬的建筑,没有精巧、花哨的景观布局,从材料运用到形式布局,天然浑成,一切都那么自然、清新、朴实。海湾、帆船、鸟儿、码头、船坞与商业休闲景观建筑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休闲中欢乐,愉悦中购物。人与自然达到了和谐交融的境地。
过去,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度,是一个可以任意创造的国度,在那里,艺术家可为所欲为。但是,通过美国之行,我们也感受到不同的层面。访问过的几个城市之中,我们见到了许多城市现代雕塑以及画廊、学院里的现当代艺术作品。总的印象是,美国人虽然主张自由和艺术创造,但这一切都是在现代文明观和价值观的框架下的自由创造。美国是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人们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来做任何事情,他们的创造是尊重他人,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人类文明和历史的前提下的创造。因而,尊重人、创造美、人与自然和谐,继承传统与不断创新,仍然是当代美国艺术的主流。而我们一些国内艺术家的所谓的创新,似乎是建立在反对美的创造,将形式创新建立在打破一切的基础之上,将丑、恶、暴力等作为一种创新来吸引眼球。以为这是现代艺术的特征,这其实是对现代艺术的一种曲解。美国之行让我们对现代艺术的本质,对艺术创造有了更深刻更新的认识。我这里记述的是景观作品。其实,现当代其它艺术亦是如此。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