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月×日
到达拉萨,导游拉我们去各种商店:药材、牦牛肉店、藏香工艺厂。我们发现其间的价格贵得吓人。外面只要120元一斤的天麻。在那里要1100元。好在我打了个电话给一个做药材生意的朋友问了问价,我差点也上当了,我们随来的人上当的不少。前天带去一处买药,有人花600元买的药,后来才知道此药只需五十几元钱。现在的旅游购物不少的成了一种骗局,谁要不去不行,你不买也得去,去了难免不了动心。那里面卖的多半是外面不常见的价格差距比较难判断的东西,人在旅途中总想带点礼物回去,难免没有冲动。 叶子虽是女孩,却虎虎生气,好动。她父亲经常吓唬她说:“叶子,高原上不要太跳动,医生说你是多动症。”叶子从来不管,多动症就多动症,每天照样在火车上爬上爬下,平常也跳来跳去。导游带我们到药店购买藏药,叶子没事也在东看看西望望,后来我们出门时,叶子跑去向他父亲:“爸,怎么没看见有治多动症的药呀?”大人们都笑了,叶子一对大眼睛,茫然地望着大人们,不知是怎么回事。 刘教授几乎是进店必买。自己也知道上当,但他总觉得别人那么热情,不买点不好意思,也有购物的爱好。一次再一次上当受骗。这是大多数游客的心理趋势。我是比较理智的,但过去也上过不少的当,今天也差点上当了。前天晚上和陪刘教授在宾馆小卖部看天珠和绿松石,向售货员询问有关识别真假的知识, 用放大镜看,学会了一些识别天珠的真假的知识。真的天珠是一种天然石材所形成的图案。在石头的表面通过放大镜可以看到许多与天然图形相一致的裂纹,裂纹的方向随圆形而走。假的就不是这样了,是树脂造成的假图案。天珠很贵,二三厘米那么长一颗天珠至少五百元以上。其实我想,成本是很低的。我也说不清楚它的品质级别。刘教授看着看着又买了一颗,外加买了一串小绿松石。刘教授个子高大魁梧,年轻时是我们系有名的帅哥,形象转折有形魁悟有力。一上高原,他一反常态,留下了小胡碴,一直不刮,有些犷野气。他外出旅游腰上装备齐全,瑞士刀、腰包、旅行口杯、墨镜。头戴名牌旅行帽,内着黄色短袖阿迪达斯体恤。外套方格时髦衬衫。在腰部前面,衬衫两边的衣襟合拢处打了一个结。左手瑞士表外加一串串代战国时期的宝石手镯。右手是古老而有些发旧的老式天珠串 还加上绿松石。那颗有点历史的绿松石被雕刻成一只天鹅,戴在脖子上,看上是有些年份和资格,说不定是商周时期的饰品也不一定。总之,教授不象斯文教授,到有点象个威武的古代武士。一头短发。如果穿上藏装皮袍,也会象个康巴汉子那样勇猛而潇洒。脸上经常笑容满面,有些憨厚。西藏三大著名特产:天珠、绿松石和唐卡,教授特别喜欢天珠和绿松石,他虽然懂一些,也有些地方不太懂。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和购买。自由活动时间,他都一个人去八角街,到卖天珠的商店坐下来与卖珠宝的当地商人聊天。通过聊天逐渐积累识别真假的知识。听商人介绍,天珠实际上是一种古生物集合成的化石。西藏过去是海底,那里的生物死去,在海底重压下成为化石。在西藏博物馆的小卖部展示品中有天珠样品矿石展出。天然天珠用放大镜看,上面有许多裂纹和石纹变化。这些变化与图案吻合,变化过度自然,一般情况下就是真正的。假造的多半是由树脂所造,加上颜料混合成而成。变化生硬,不自然,色泽单调。绿松石也是一种石矿,原始矿并不是特别贵重但加工复杂,做成宝石价格大涨。有些石头珠宝已加工成形多年,成为历史文物,那价格就很贵,有可能上万,甚至几万、几十万一颗。这些旧货要认识就比较困难。 这次西藏之行,让我思考许多人与自然及艺术的关系。艺术有两大类,一类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高度膨胀的产物——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主义的产物,西方艺术以此为主。一类是人类的感觉的产物,以非理性为主。感性的幻想、意向、非理性逻辑思维。非洲艺术、中国艺术特别是中国西南以三星堆为起源的艺术是这方面的代表。我特别喜欢后一类。艺术除了表达思想,情感以外,艺术形式的创造性是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没有唯一性的艺术,不可能成为历史上真正流传千古的艺术。所以艺术形式的创造也是整体创造的一部分。西藏艺术正是具有浓郁的非理性特色。当我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你会立刻感觉到人的渺小、自然的不可穷尽,不可知力量的不可征服。在这里,人不可能征服自然。孤独、渺小的人,在广袤的天空下,在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在荒凉的绵延不尽的山岗上,我们是多么地无能为力。生存是在生死线上挣扎,无论是在天寒地冻的冻土地带,还是在极度缺氧的高山,在席卷大地的暴风雪中,在滚滚而来的狂暴的泥石流前,一切努力都那么微弱无力,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生存下去。 西藏人的顽强与勇敢,在这恶劣的气候与自然条件下显得更加伟大。西藏文化正是这样一种与自然共存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原生态的生存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的人类中心与自以为是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所以在这块土地上宗教如此之发达,如此的具有特色。 天地之美在于她未曾被破坏,未曾被征服。天人合一思想将在当代和未来社会更加发出它灿烂的光芒。成都金沙遗址的发掘,会给西南的艺术带来一种强大的震撼。让我们重新思考和认识西南文化——一种生命的生长的文化,一种与自然共存、共融的文化。 西藏的城市建设汉化比较厉害。许多建筑为内地援建,建筑样式完全与内地建筑一模一样。本土建筑只在庙宇和乡村以及少量的商业建筑中保存。特别在林芝八一镇,几乎看不到臧式建筑,只在乡下民居中还保留着传统样式。但屋顶也用彩色铁皮,已经与自然相悖很远了。 难道现代化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吗?所谓建筑现代化其实是西化,柯布西耶化。我想西藏的建筑本是很有特点的,为什么不在自己的特点基础之上现代化,创造出完全不同于西方拿来的建筑式样?我们当深思!
发表评论
请登录